血糖的检测

使用普通血糖仪进行指尖采血,检测得到的是全血血糖;抽取静脉血,检测得到的是血浆血糖。后者比前者准确性高,但实施条件复杂。未特别注明的情况下,本文提到的血糖值均为全血血糖。

检测空腹血糖,应在上一次进食的8小时后进行,但要避免超过12小时的“超空腹”状态,防止影响检测结果。建议的检测方法:前一日的晚餐时间适当延后到晚上7点至8点,然后次日早起在7点前进行血糖检测。

检测餐后血糖,按正常饮食习惯进食,并照常服用餐前降糖药,从吃第一口主食开始计时,两小时后进行血糖检测即可。需要注意的几点:

1、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.9~6.1毫摩尔/升。饭后1小时,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/升,2小时恢复至7.8~8.9毫摩尔/升,后者即餐后血糖。每日三餐后,人体各有2小时血糖值较高时间,共6小时,其余的18小时都处于空腹血糖水平。对于糖尿病人来说,控制好血糖水平,即努力使自己的血糖值接近或处于上述范围内。

2、与低血糖症状不同,高血糖症状通常没有明显表象,少数时候会表现出口渴与轻度乏力,糖尿病高渗性昏迷(HNDC)的情形比较少见。因此,一般来说自我体感无法反映血糖值是否偏高,只能通过检测得知。

3、人体分泌的多种激素,如肾上腺素、生长激素、甲状腺素等都可以升高血糖,而其中部分激素,如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直接受到情绪变化影响的,所以检测血糖要跟检测血压一样,注意控制情绪,保证休息充分,尽量在心绪平和的状况下进行。

4、血糖值应当反映出常规的糖尿病病情,而不是一个最佳或最差的状态,要以此为前提检测血糖的话,任何对血糖有影响的日常行为,包括饮食、睡眠、服药、运动等,都应该依据平日的习惯和计划来进行,不要漏缺也不要增补。

由于血糖值的高低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治疗控制糖尿病的效果,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,因此检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必要手段,应当成为患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学习掌握血糖检测的相关知识,则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客观的前提。

糖尿病人的运动

运动对治疗糖尿病的益处不再赘述,但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种多样,患有肾病、心脏病、血液循环障碍症等较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人,应该根据病情,听取医生的建议,获得肯定的答复后再考虑运动治疗。血糖低于5.6毫摩尔/升或高于13.9毫摩尔/升的患者,不建议进行运动锻炼。

推荐的运动方式

快慢结合的步行,每分钟100~150步为宜,频率依据年龄与体质状况增减。每日保证半小时左右,适应后逐步增加到每日一小时。不必一次步行完,可以分两到三次,保证总时间不低于半小时即可。

太极拳、广播操、广场舞等,可锻炼较多身体部位,可在室内进行,不受外部天气状况影响。每日运动时间控制在20~40分钟,运动量以不出汗,不气喘为宜。

爬山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、打羽毛球等,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,适合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采用,每周3~5次,每次时间不固定,到微汗发热的程度即可。

运动治疗的原则

1、运动锻炼,重在坚持、持之以恒。如遇天气不良等突发情况可以暂停,但在天气良好情况下应尽量补回运动量/运动时间,保证每周或每月的运动量与原定计划没有太大相差。

2、穿合适的衣物,选择合适的运动,尽量避免出汗。

3、防止运动中的突发情况。随身携带高糖食品,比如含糖饮料,糖果等,一旦发生运动低血糖反应,立刻休息补充以恢复血糖。此外,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殊性,还要注意皮肤脆弱部位及手足关节部位的保护,严防外伤、骨折等意外情况。

4、为检验运动锻炼的效果,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,建议在较长时间的运动中,每隔30分钟检测一次血糖。通常情况下,运动的降糖效果会比较明显,但容易导致低血糖情况发生,尤其是对于还在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,这即是检测血糖值的意义所在,一旦检测发现接近低血糖临界值,可以及早做准备防止意外的发生。

糖尿病人的口服用药

促胰岛素分泌型药物-磺脲类: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。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,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。本类药物起效慢,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,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,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。

促胰岛素分泌型药物-非磺脲类: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超短效药物。应在饭前即刻口服,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,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,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,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,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。

双胍类药物: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,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(如肌肉)的敏感性。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,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,故可降低体重。本类药物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。应于餐中服用,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,要谨慎使用;二甲双胍(如格华止)比较好,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。

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:通过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,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,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、降低餐后高血糖。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。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,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轻度腹泻等反应,如先用小剂量,逐步加量,2—3周后,小肠α-糖苷酶逐渐被食糜中的碳水化合物诱导而复苏,则全小肠开始吸收葡萄糖,此时腹胀的症状即可好转或消失。

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:主要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对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效果好。本类药物服用每日1次,时间固定,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,但要注意其对肝脏有不良影响,故在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。

口服用药要点

1、牢记自己服用的降糖药的名称,特点,服用方式,副作用,禁忌症等重要属性,谨遵医嘱服药。

2、降糖药的用量,需严格依据进餐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来调整,摄入多、饭量大则服药量要增加,反之则要减少服药。若要有规律的服药,则必须在有规律的饮食前提下进行。

3、如医生无特别说明,在持续服用某降糖药3至4周(或一个疗程)后,就可以得到该降糖药对自己的最终治疗效果,继续服用还是调整方式乃至更换药物,应当依据此结果来判断。

糖尿病人的饮食

对糖尿病人来说,饮食控制跟药物治疗一样,对血糖控制同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,且更易于执行。由于存在生活条件、生活方式、口味偏好等的客观差异,本篇不再列举各类所谓的糖尿病食谱或回答诸如“糖尿病具体该吃什么食物好”这样的问题,只对饮食要求做总体的阐述。

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比较明确,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等单双糖较多的食品,血糖负荷(GL)较高,升血糖极快,如无特殊需求(比如防治低血糖),糖尿病人应避免食用。含淀粉等多糖的食物,如米、面等,是提供身体所需热量的必要主食,患者应严格控制摄入量,每餐吃到八分饱即可,推荐饱腹感强的含膳食纤维的粗粮。另外,三高症状往往同时存在,再加上并发症的因素,糖尿病人应忌酒、禁烟,拒绝高脂、高盐的饮食,允许摄入蛋白质时,推荐摄入以乳清蛋白、白肉为代表的优质动物蛋白质。

需要说明一点,正常的饮食习惯本身就具有不规律性,即食物花样与摄入量的变化,一方面,日常体力活动的变化会使热量消耗不同,因此每餐饭量也有可能不同;另一方面,完全固定的食谱既不现实,也有碍健康(摄入营养过于单一)。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追求的有规律的饮食方式,其实是相对的有规律,而不是绝对的有规律。同时,由于科学素质、知识文化程度的差异,并非所有患者能够对食物中的具体成分有所了解,至于血糖指数GI与血糖负荷GL等概念,要让每个患者都能有所了解,更是勉为其难。综上所述,糖尿病患者需要依据一个简单明确的东西来了解自己的实时病情,这便是血糖检测的意义所在。血糖值是一个直观的数字,可以直接告知患者血糖是否超标,可用来检验当前饮食、生活方式是否合理。对于有疑虑的食品、食谱,糖尿病人可以在尝试之后,检测餐后血糖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。

1、已有科学研究表明,从食物摄入的各种糖会相互影响,使食物的GL(血糖负荷)大幅提高,也就是说,含多种糖类的混合食物会比单一食物提升更多血糖。而一般来说,能查询到的数据也只是单一食物对血糖的影响,常见食物却几乎都是混合食物,可见纸面数据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始终有所出入,要完全弄清某种食物对自身血糖的确切影响,只能依据准确检测出的餐后血糖值。

2、微量元素的缺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,根源是现代农业模式造成的耕作用水土的营养流失,微量元素的入不敷出。由于年龄、消化系统并发症、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,糖尿病人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比健康人群更严重。是否缺乏营养,缺乏何种营养,是一个临床医学层面的问题,需要专业的临床营养师通过复杂的检验手段来诊断,在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医院看过糖尿病之后,应主动去营养科,听取营养学医师的建议,做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缺乏的情况,并按医生给出的营养食谱安排一日三餐,这对糖尿病及各类并发症会起到很大的辅助治疗作用。重点是,专业医师的诊断是跟进式的,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食疗方案,而不会像市面上某些人销售保健食品或膳食营养补充剂那样,骗倒一茬是一茬,在这个地方被识破了就换个地方继续忽悠,当然,此事也不能一概而论,有着正规保健食品批文许可与售后的产品,还是可信的。

3、较轻的II型糖尿病患者,仅通过饮食调节就能控制住病情,对于程度较重的患者来说,通过持续的饮食控制、实现减药也不难,但想要完全停药,必须根据并发症的情况来综合考虑,毕竟很多降糖药除了本身的降糖作用外,对并发症也具有治疗效果,贸然停药,会加重并发症的病情。

总述

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会根据血糖变化自动分泌并发挥作用,而在糖尿病人体内,这种机能会完全失效或一定程度在某个环节上失效,因此糖尿病人必须比健康人多做一件事,即监测血糖。如前文反复提到的,血糖检测应当成为糖尿病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患者必须学习血糖的相关知识,由此测出准确的血糖值,从而直观地获悉自身的实际病情,这是维持生活质量、控制病情、防患于未然的基础。希望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不要怕麻烦,亡羊补牢、未为晚也。

(本文文字由本站整理编辑,所涉资料来源于可信媒体,转发请注明来源于本站)